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

《中國門China Gate》2011,中國,王楊導演


      一部關於中國升學制度的紀錄片,分為五個章節,每個章節在「門」這個字做文章,分別是鬥、闖、關、閘、闊,關於學生的自我認同、就業後的現實壓力、家庭傾全力的支持、家庭望子成龍的期望、以及最後一個章節,如同劇情片式的開放結局,家長望著鐵欄後的考場、警衛巡邏著寂靜的考場教室,新一批的學子們,又會有什麼樣的成就?

      這部紀錄片運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,很多人臉、彷徨、空洞或是早已死亡的眼神,無奈的表情、頻頻打哈欠的表情、眼睛望著遠方卻毫無生氣的表情,這些都讓人感覺非常壓迫,同時也經由角色之間的對比(在私校苦讀的學子 vs 出社會在北京只能幹粗工的畢業生),讓這些鏡頭顯得狗血,令人不適,更為有壓力的是,在「闖」這個單元時的最後一鏡時,受訪者若有所思的直視鏡頭,彷彿在數落着觀眾的窺視。
     
     《中國門》的另一大特點,同時也是中國的一大特色:「數大就是美」,在這部片裡落實。一個壯觀的學校廣場,擠滿了大聲朗讀、拿著書猛k的高三考生;或是堆滿書堆,一個個人頭插在其中的教室;或是滿是憂慮的考生家長擠滿校門口張望,想看自己的小孩有沒有好成績等等,這些為數大量的學生與家張,就像是海浪不斷一波一波接著打上岸,不斷奮力、不斷犧牲,但仍舊是大量的湧上,毫不猶豫地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導演也藉由這些令人不適的鏡頭,對這種看似盲目卻極度政治正確(擁有知識即擁有力量)的升學制度,提出疑問。

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

《Exposed全裸上陣》2013,美國,Beth B 導演




       這部記錄片訪問了數個藝術家,訪問他們關於創作、關於表演、關於生活的種種,並讓大家認識這一個不那麼常見的藝術形式---波里斯克Burlesque­

       波里斯克的表演大部份是全裸的、直接的,從內心出發,從生理上赤裸轉化成完全的赤裸。個人的觀影經驗一開始是相當排斥的,雖然在進戲院前就被告知為「超限制級」,但看到很多表演片段是強調濕淋淋的陰道、搖擺大陰莖,或是狂暴的性虐場景,這是很震撼的,不過也呼應到了其中一位女性表演者的話


「一直以來廣告中的女性都是男性凝視、窺看,但波理斯克不是,他是創造一個女性凝視女性的角度。」


       平常在大眾媒體上看到女性裸露,都是等著被侵略、被意淫的。而這裡的女性表演者,都是極有自信的、侵略性地展示自己的身體。女性之外,也有少數男性的表演者,這種凝視就更有趣了,在舞台上看到男性晃動着陽具搖擺、展現充滿活力的身體,這是非常少見的,觀眾不會買票去看一個男人裸奔,有些表演者也在影片中提到一開始是會被台下人嘲笑的,但不久之後即被他們的魅力所征服。

       這種由表演者掌握主導權的表演形式,無論男性或是女性,他們藉由自己的完全釋放,展現極高的表演魅力,藉由這個力量,傳達他們要說的意識形態。


「當你看到台上那麼不完美的,可以那麼有自信、那麼愛自己,就會讓你思考說,那我是不
是可以更愛自己一點。」


       這是其中一個先天海豹畸形的表演者這麼說道。他的雙手先天就是殘疾的狀態,只有常人的一半,面對成長背景的霸凌,他與之對抗的方式,就是作為一個龐克。把大家不喜歡的,變成自己絕佳特色。


「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,你可以因為我是混賬而討厭我,但不能因為我是殘障,這太蠢了。」


       諸如此類,有很多波里斯克藝術家關心的議題,像是政治、人權、性別等等,導演不主動介入說故事,而藉由每個人的表演、每個人的意識形態,表現出他自己的意識形態:



「我想讓人類回到吃下禁果之前。」

附上:

女性影展《Exposed全裸上陣》預告片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OvEEqY2y4k

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

《不老騎士-歐兜邁環台日記》2012,台灣,華天灝導演





「我們也不希望到老了的時候,一直被照顧吧。」


        老人帶給我們的形象無非是體弱的、需要被照顧的、最好沒事不要出門以防意外的族群,然而近年來,全球都面臨高齡化社會的來臨,電影圈也跟上了這股潮流,越來越多關於老人的電影、關懷老人的電影,或是強調老人的生產力和心智能力並不一定會比年輕人差,像是最近 Diederik Ebbinge導演的【Matterhorn約他去看絕世雪景】、導演的【RED危險特工2】等等,而國內也不乏老人相關的紀錄片,像是楊力州導演的【青春啦啦隊】,越來越多影片在傳達「老人並非無用」、「老人也能夠擁有年輕的心靈」的觀念。


         那這部電影的魅力在哪裡呢?


         這部電影的故事性強,且不隨意灑狗血。

故事從一群80歲以上老人決心環島這件事出發,帶出許許多多、每個老人、每個不服老的老人的精采故事。如果只關注在環島這件事的話,價值就單一化了,會變成純粹堅毅不屈熱血沸騰,然後熱熱鬧鬧,轟隆轟隆就結束的片子,但這部片充分表達老人的可愛與動人之處。

        很多人都渴望白頭偕老的動人愛情,這部片,可以看到阿桐伯的言而有信,即使妻子已故,仍載著她的遺照完成再一度環島的承諾,最為動人的一幕應該是阿桐伯行前探訪妻子墓碑,詢問妻子願不願意再度環島,用兩枚錢幣擲出聖杯的時候,大聲的喊 : 這才是昂阿某啦!!(台語:夫妻)


         也有人說,老人就跟小孩子一樣,可以看到愛吃甜食的克領爺爺,動不動就讓人找不到,以為他是不合群,殊不知他是躲起來吃冰淇淋,還有天生喜劇泰斗的中天爺爺,頻講笑話還模仿雕像表情,也不忘告訴大家要快樂過生活,而聲音宏亮的譚老伯,掛念著小孫子,還不忘約定下次一起坐火車,[我想他嘛。]逗趣的模樣深值人心啊。


         而有些老人,歷經滄桑,有他堅毅不屈的一面,看到了在日治時期擔任警察的團長賴清炎,依然盡忠職守,即使自己身體不好,頻頻出狀況,甚至要住院,他仍不忘要快快回到工作崗位,跟著大家一起完成旅程。


        豐富的故事,讓這趟環島之旅更顯得意義深遠,且忠實記錄,不特別渲染的風格,也讓這部片能保存得更久,且主辦這次活動的弘道基金會也著實的得到回饋,越來越多人參與義工活動,這部紀錄片除了留下感動的餘溫之外,也發揮了很大的功能性了,相當成功。


附上 :

1.【不老騎士-歐兜邁環台日記】主題曲《路途》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V5CjS-CwVg


2. 不老騎士新動向 : 2013.8 騎向太平洋的另一端-美國

3.【不老騎士-歐兜邁環台日記】2013.10 登上第七屆峇里國際影展

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

《The Queen of Versailles凡爾賽女皇》2012,美國, Lauren Greenfield導演




       2008金融海嘯,無疑的重創美國各個角落,習慣倚賴銀行便宜借貸的富商大豪當然成為最明顯的標靶物。

    《凡爾賽女皇》這部紀錄片講的是一個曾經叱咤風雲、擁有全美最大分時度假產業、計畫蓋著全美、比白宮還大的房子的Siegel家庭,一夕之間從最高點摔下來,在短短兩年的時間,走到了變賣家產的窘境。

      當有錢有閒的時候,家庭和樂融融,男主人David Siegel驕傲地展示他的英勇事蹟,也與鏡頭前的觀眾炫耀他即將計劃在拉斯維加斯興建最高、最大的度假飯店、並強調他是多麼的重視家庭、要給家人最好的生活;女主人Jackie Siegel 講着David是多麼的愛她,講着擁有8個小孩的快樂與滿足,講着她是多麼的享受這一切的榮華富貴,並期待著擁有30間廁所的大房子。

       直到故事的轉捩點,這一切才急轉之下,發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。總會需要遇到危機,才能看到表面的和平底下,藏著什麼瘡疤。

       這部紀錄片的精彩之處在於,戲劇性非常的高,說是劇情片也不為過,,將紀錄片變得更為生動。
     
      同時,這也是反映社會現實的強力作品,

      


      
      是這樣嗎?




      紀錄片跟劇情片最大的差別就在於,劇情片結束之後,片中的世界也跟著終結,但紀錄片裡的世界,基本上是跟著外面的世界一起流動的。

      而這部片的問題就是,他太像劇情片了,甚至灑狗血。

      可以看到在片子的後半段,父親說著「我的婚姻根本沒辦法帶給我什麼。」家中的小孩也附和著「或許爸爸根本只是把媽媽當成獎杯而已,畢竟他那麼漂亮。」但他們是片後還要相處在一起的家人呢。到底是導演使用誘導提問,還是這家人另有所圖?

    


    

    附上連結:

1.澄清紀錄片非真實,並向導演提告 (2013.4)

女主人Jackie Siegel向導演 Lauren Greenfield提告,並強調片子的宣傳標語:「這是一個從富豪變成窮光蛋的故事。」損壞他們家的名譽,他同時澄清他們的經濟狀況非常良好。

2. Jackie Siegel 想做電視實境秀 ( 2013.8 )

Jackie Siegel強調他們並不知道是以電影的方式呈現(但片中他自己說我想看看這部「Movie」,看看我們為什麼會走到這個地步。”) ,以為只是HBO上的一個特輯。並說導演著實地誇大其辭(例如David僅僅失去一家飯店,但卻說得好像已經窮困潦倒了。)

看起來像是導演藉著安排好的橋段(像是偽紀錄片)讓片子竄紅,而受訪者也藉此宣傳了他們家的產業與有趣的家庭故事,Jackie Siegel至想要拍攝電視實境秀,可見其野心。


真相是什麼似乎也不太重要了,與其說是紀錄片,不如說他是一場肥皂劇(Soap Opera)